412  

歷經家族肺癌陰影,晚期肺癌患者66歲何媽媽在接受免疫療法後,症狀明顯好轉,體力變好,能夠外出旅遊。何媽媽/提供 分享 facebook 對於66歲何媽媽來說,肺癌宛如家族陰影,25年前先生罹患肺癌,當時只能接受化學治療,撐了一年多離世,五年前母親也因肺腺癌過世,而她去年健康檢查時,竟已是肺腺癌第四期。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暨胸腔內科余忠仁教授表示,研究指出,台灣肺癌患者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5.9%,第四期僅剩4.9%,晚期肺癌患者治療選項有限,臨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。余忠仁表示,台灣肺癌患者九成為非小細胞腺癌,其中四成五被檢測EGFR陰性,不適合使用口服標靶藥物,即使為陽性,也有三成患者像何媽媽一樣,使用標靶治療仍沒有效果。 由於傳統化療副作用大,標靶藥物又會出現抗藥性,台北榮民總醫院顧問醫師蔡俊明教授說,「這正是肺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原因」,免疫療法的出現,確實讓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多一項治療選擇。今年10月國內通過Anti-PD1免疫抗癌藥物Pembrolizumab 用於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。蔡俊明教授指出,美國動作更快,已經該藥物列為晚期肺癌患者的第一線用藥。 蔡俊明教授表示,根據英國刺胳針醫學雜誌 (The Lancet)一項研究顯示,已接受過傳統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,二線使用化療藥歐洲紫杉醇docetaxel,或是使用免疫抗癌藥物,後者一年存活率可達53%,整體存活期中位數更延長至14.9個月。 蔡俊明教授指出,免疫療法的機轉是喚醒自身T細胞的「PD免疫檢查點」受癌細胞壓制的免疫機制,打斷癌細胞上的PD-L1和免疫細胞的PD1不正常的結合,以自身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發動攻擊,副作用相對較小?
AEE28ECEE90E70C0
arrow
arrow

    hfuihgdif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